日期:2025-06-14 14:44:43
“City不City啊?”杨方配资
“好City啊~”
2024年,这段中英混搭的对话成了网络热梗。而这背后代表的是众多海外游客通过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得以了解中国现代化的城市样貌。
到了2025年,另一位美国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在中国为期两周的旅程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更多面: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长城上表演后空翻)、热情友善的人民、以及先进的科技(与人形机器人共舞、体验无人机送肯德基、试乘飞行出租车)。
近日,英国《经济学人》也刊发一篇名为“中国是怎么变酷的?”的文章,从“甲亢”哥说起,提到了DeepSeek模型发布引发的轰动、现象级手游《原神》和3A游戏《黑神话·悟空》对全球玩家的吸引力,短剧在墨西哥、印尼等国的普及。
文章指出:越来越多自下而上的国际交流让中国的形象迅速提升,变得更丰富、更有趣,更酷,因此也更加受到年轻一代的喜爱。
就拿最近大火的LABUBU来说,LABUBU相关内容浏览增量破6亿,而在海外社媒TikTok上,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50亿次。LABUBU已经在全球年轻人中建立起文化影响力。
而这样一种“酷中国杨方配资”的图景,正是“硅谷精神之父”、《失控》《必然》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新作《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中所期盼的。他在书中以2049年为时间节点,展望了人工智能、镜像世界、脑机接口、生命科学等前沿技术如何塑造未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KKWallby Chris Michel from KK.org
KK通过构建乐观的未来情景,提出了“酷中国”的愿景,认为未来的中国将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输出,提升在全球的影响力。
*以下内容摘编自凯文·凯利《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
酷中国,是什么样的?
“酷”这个词起源于俚语,很难被准确地翻译出来。 我创作本书的期望是让中国变得更“酷”。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酷”的事物具有吸引力,你会想要模仿它,想要参与其中。“酷”不完全等同于美丽、富有甚至有权威,而是一种吸引人的氛围,它甚至能激发人们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它代表着以一种令人向往的方式进行与众不同的思考,采取与众不同的行动。我相信未来可以很酷,而我在本书中尝试的就是去描绘一个很酷的未来。
我试图想象一个未来很酷的中国。在这个酷中国中,城市会极具未来感,以至于全世界的城市规划者都会前往中国参观学习。25 年后,一个很酷的中国将向世界输出最棒的游戏、AR、音乐和艺术,供全世界模仿。
它将制造出一款人人都想买的价格低廉的自动驾驶电动车,那将是世界上最好的汽车,设计专业的学生都会为之倾倒。
实时语言翻译耳机和智能眼镜将使外国人可以说出流利的中文,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都想来中国在其科技领域工作。
中国将简化外来移民程序,国内城市将竞相吸引全球顶尖人才。这些城市干净、整洁且极其安全,众多初创企业将致力于研发令人兴奋的创新产品。
中国的超音速喷气式飞机将在数小时内飞越大洋。中国的烹饪机器人和家用机器人也将是世界一流的。中国的科幻电影将位居各大榜单之首。中国如此之酷,甚至会面临间谍问题,因为每个国家都想窃取其知识产权。
酷中国,为何必要?
我对未来25 年的乐观预测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中美会努力增强互信。从美国视角来看,中美之间最大的挑战是缺乏信任。理解缺乏信任的原因,需要从理解美国自身的心态出发,知己知彼。
特朗普是美国不自信的表征,而不是原因。美国自己感受到了自身的脆弱,觉得自己已经不够强了,要争取恢复其强权地位。美国害怕失去作为世界主导力量的地位。虽然20世纪90 年代美日之间也有着激烈的贸易纷争,但美国对日本的依赖并不严重。相比之下,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比任何时候对日本的依赖程度都要深, 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联结也更难解开。
理解了这一点杨方配资,我们就需要思考下一个重要的问题:世界上有让美国感到舒适,并将其作为平等的伙伴的国家吗?
增进中美互信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回到“酷元素”,“酷” 能够帮助中国的内容产业收获全球观众。美国之所以信任韩国,觉得韩国有一定的亲和力,部分原因就在于美国人通过韩国出口的文化内容看到了那里的人们,看到了那里的事物。
二战中和二战后美国人对日本的仇恨很深,亲历过二战的我的父辈就是如此。但到我这一代,几乎每个人都了解并喜欢上了日本文化,部分原因是日本在出口漫画、游戏和消费电子类商品方面取得的成功。所以如果中国也能擅长出口文化和产品,对于消除两国之间的不信任将产生极大的帮助。
增进民间交往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将更多中国创造的内容出口到美国。中国制造需要增强酷元素,比如制造出最好的电动汽车、最棒的VR 眼镜。同时,中国也需要推动文化产品的出口,无论是音乐、VR 游戏、科幻故事还是奇幻故事,因为这些是普通人关注的东西,会影响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为之感动。
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证明了中国的游戏公司有能力制作出令人惊叹的游戏。中国需要创作出更多类似的具有全球文化影响力的内容产品。而AI 翻译的无处不在与简单易行也将一再减少文化沟通的障碍。
中国必须清楚,面对中国崛起,美国自身有一种不安全感,所以中国必须传递可信信号(credible signal),传达出愿意重建信任的意向。在其他领域,中国也可以释放出更多信号来。
酷中国,如何实现?
“酷中国”并非必然,但却是可能的。未来也是如此。25 年后一个很酷的未来也并非必然。遵循过去300 年的进步趋势,我相信人类将拥有充足的技术手段和财富,利用AI、太阳能、区块链、遗传学等新技术,以管理我们的气候、环境,承担社会责任,从而创造出一个很酷的未来。
不确定的是我们是否会选择这样做。任何酷、美好和有用的事物都需要有人先去想象它。我们不可能不经意或偶然地创造一个酷的未来。现实太复杂了。先想象一个未来并相信它可以被创造出来,这就是《2049》的主题。这是一种推测性的尝试,旨在创造一个充满我们今天正在制造的各种新奇的发明,同时我们又想要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这是一个关于我们可以真正走的道路的合理故事。
我相信25 年后“酷中国”是可能出现的。这个愿景中的许多部分可能令人难以置信,但想象它本身就是弄清楚细节并尝试实现这个想法的一种努力,就像试穿一件新外套一样。随着你对这个愿景越来越熟悉,它会变得越来越令人舒适,也似乎越来越有可能实现。当它真正实现的时候,它会让人觉得显而易见。
本书中的想法旨在给在这个时代生活的人们带来希望。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被淹没的风险、因干旱而土地干涸、陷入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被社交媒体腐蚀灵魂的世界,并非我们唯一的未来。想象某个事物如何崩溃总是比想象它如何更好地运作更容易。实际上,破坏比建造容易得多。创造酷的未来将比任由黯淡的未来到来要困难得多。
但在每一代人中,都有一些人选择更艰难的道路,他们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未来,相信它是可能实现的,并努力为之奋斗。他们就是构建我们今天的世界的人。我们今天的世界——世界上的城市、机器、农田和技术——都是由过去那些乐观的人创造的,他们首先梦想着自己想要的世界,然后果断地去创造它。我想成为那些人中的一员,我希望你也一样。
拥抱AI、机器人、AR、基因工程和太阳能的酷中国和酷世界就是我对2049 年的预测。
中国可能充分利用AI 的能力,将自身打造为一个终极的信息化国家。我们可以设想在未来甚至是在接下来的 25 年里,终极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状况。它可能最早在中国实现,以下是它的运作方式。
智能眼镜、自动驾驶汽车、以及AI 辅助教育工具等,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会搜集海量的数据。当一个人戴着智能眼镜在街上行走、在仓库里工作或者在家使用电子屏幕时,大量有关他自身行踪、情绪状态、关注焦点或者所做之事的数据就会被创建。积年累月下来,海量的数据形成了一幅关于个人行为的极为详尽的图景。
当数十亿人戴上这些智能眼镜时,他们看到的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叠加。对于这个虚拟世界,一些人称之为元宇宙,一些人称之为AR(增强现实),甚至是XR(扩展现实)。我称之为“镜像世界”,因为你所看到的既是现实世界,也叠加着一个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 镜像世界将是下一代互联网,是一个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拥有身临其境的体验、AI 赋能的沉浸式互联网。
有足够多的数据之后,平台就能够预测客户的行为,还能记住每个用户的偏好。其中一些数据,比如人们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表现,能够为公共场所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例如交通管控。随着时间推移,搜集的数据种类越多,产生的效果就越强大。
一个终极的信息化社会会搜集每个人的海量数据。系统会保存大量关于你行为的信息。对于这些信息,有些人愿意让企业来管理,有些人则愿意让政府管理,还有些人不愿意让任何人来管理。这个社会要想正常运行,就必须建立在我一直强调的“互见性”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必须实现双向交流。
各类机构会搜集大量关于我的数据,但我能决定谁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可以使用关于我的哪些数据,以及如何使用。使用者和搜集者要对我负责。我可以纠正错误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带来的好处我也能享受到。不仅我自己要透明,那些关注我的主体也要十分透明。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构建起一个具备真正“互见性”特征的全面信息系统,它就会掌握有关数百万公民行为的海量精确数据,从而在设计针对大众的服务上极具影响力。它可以依据实证而非直觉来制定政策。相较于基于臆断来制定国家政策,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GPU算力按需租用
A100/H100 GPU算力按需租用,
秒级计费,平均节省开支30%以上!
扫码了解详情☝
九龙证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